登录    注册       English
内页banner

河南:激活民间投资亟须打破“玻璃门”

发布时间:2020-07-07

字体: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政府网

    省统计局最近公布数据显示,1-10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31496.93亿元,增长1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其中,国有控股投资6333.86亿元,增长57.3%,民间投资24826.01亿元,增长5.3%。

    当前,投资依然是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稳增长保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速。今年前十个月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是不错的,然而数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民间投资增长缓慢。

    尽管我省民间投资5.3%的增长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但与2014年23.2%的增长率相比,增速明显趋缓。究其原因,一是经济下行下的产能过剩,导致一些民间资本不愿意再增加投入;二是融资渠道不畅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三是政府审批程序繁杂,服务不到位,令民间投资者望而却步。

    政府职能部门“放管服”,有助于激活民间投资。所谓“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2014年以来全省累计取消、停征、免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65项,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全面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降低准入门槛。今年我省企业活跃度指数排名由去年同期的全国第七位上升为今年全国第四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充分证明“放管服”改革措施是有效的。

    必须看到,眼下民间资本在进入一些重点行业与领域时,依然存在“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现象。真正落实“民间投资36条”,就要大力发展PPP项目,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市场反应快、决策灵活等优势。总之,对民间资本要尊重而不是利用,不能有困难了才找民间资本,难关过去了就甩一边,切实用科学规范的制度,为民间投资者增添信心。

    经济的真正复苏,不仅需要政府投资带动,也取决于民间投资的活跃度。让民间投资火起来,稳增长保态势的底气才更足。(夏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