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glish
内页banner

2025年中国IPv6用户规模将居世界第一

发布时间:2020-07-01

字体:
【打印本页】

来源:

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平滑演进升级 本报记者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了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及专项督查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基础电信企业要力争提前完成自营APP改造,内容分发网络改造要适度超前,云服务企业特别是大型云服务企业不仅要及时完成云产品IPv6改造目标,还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面向中小型企业提供IPv6技术咨询和网站改造等服务。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介绍,中国IPv6规模部署明确规划了3个主要阶段,一是到2018年,市场驱动的良性发展环境基本形成,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人;二是到2020年,市场驱动的良性发展环境日臻完善,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人,新增网络地址不再使用私有IPv4地址;三是到2025年,我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平滑演进升级。

 

  推动互联网从IPv4到IPv6的演进升级是大势所趋。IPv4协议运行已经超过30年,早在2011年初,国际组织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就公开表示,全球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IPv4地址总量和人均量均较低,在世界上率先面临IPv4地址短缺问题。”闻库介绍说,在全球IPv6产业生态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我国被迫大量使用私有地址转换技术,这带来了网络结构复杂、追踪溯源困难,以及转发时延增加、设备成本高等问题,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瓶颈。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IPv6应用部署,当前我国IPv6用户占比仅为3%,全球排名第70位。因此,推进IPv6规模部署,并大力发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有助于提升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高端发展水平,高效支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实体经济发展打造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闻库坦言,从实践来看,IPv6部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仅在于涉及环节众多,更在于实际操作中“网络等应用、应用等网络”问题。因此,要以改造难度小、效果明显的LTE网络为突破口,率先推进LTE网络的IPv6端到端贯通,即“移动先行”,通过基础电信企业自营业务系统的改造,带动IPv6用户提升,最终实现“流量突破”。

 

  据介绍,将LTE网络IPv6改造作为首要任务,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LTE网络与固定网络相比,其网络结构、技术协议、基础设施及网络终端具备支持IPv6的良好基础,4G全新产业链也能够较好支撑IPv6,在LTE网络中推进IPv6规模部署涉及环节较少、实施难度较小。二是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4G用户数超过11亿,手机APP成为用户接入互联网的首要途径,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完成LTE网络端到端IPv6改造后,4G用户将迅速向IPv6迁移,IPv6用户规模和网络流量将明显增长。

 

  事实上,LTE网络IPv6改造的重点在于“端到端”,强调的是“用户终端能够获得IPv6地址,网络基础设施开通IPv6功能,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支持IPv6访问”。因此,三大基础电信企业自营APP中用户排名前10位的APP都要率先完成IPv6改造,并在各主要应用商店上架,供用户下载使用。

 

  在移动网络先行改造的同时,固定网络基础设施也要加快IPv6改造。固定网络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企业专网等业务的基础承载平台,用户普及率高、网络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网络服务质量、可靠性和带宽承载能力,是IPv6规模部署的基础环节。

 

  据了解,基础电信企业2018年末要完成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成都5个互联网骨干直联点IPv6改造且开通IPv6网间互联带宽不少于1Tbps,2020年末要完成所有互联网骨干直联点IPv6改造且开通IPv6网间互联带宽不少于5Tbps。

 

  同时,基础电信企业2018年末还要完成城域网和接入网IPv6改造,并开启IPv6业务承载功能,为固定宽带用户分配IPv6地址,向政企客户提供基于IPv6的专线业务。

 

  “基础电信企业2018年第三季度末要完成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升级改造,建立面向IPv6业务的运维管理体系和业务管理流程。”闻库说。

 

  此外,应用基础设施IPv6改造也是IPv6规模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网宿、蓝汛、帝联2018年末要完成内容分发网络IPv6改造;基础电信企业和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等主要云服务企业,2018年末要完成50%云产品IPv6改造。(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