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glish
内页banner

王胜光:以国家高新区建设更好推动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01

字体:
【打印本页】

来源:

1988年,国务院批复建设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前身),由此拉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建设大幕。历经30年建设大潮,国家高新区在队伍数量、经济体量、创新能力和空间范围等方面都得到较大发展。

 

  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怎样在新时代更好地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是推动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建设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版特推出文章,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思考国家高新区的新目标导向,建言新时代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新任务。

 

  今年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自1988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率先设立后,迄今,经国务院批复建设的国家高新区数量已达169家,其队伍数量、经济体量、创新能力和空间范围都得到很大发展。在经历了30年高速发展之后,国家高新区完成了初始设定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政策目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续写辉煌,更好地承担新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需要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

 

   新的目标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的性质和范畴正在发生改变。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国家高新区在新时代需要更好地肩负创新发展和引领发展的使命,必须着眼于一切有利于创新的要素,致力于全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积极开展自主创新。这实际上就提出了创新经济生态的建设目标。伴随高新区普遍的产城融合发展和作为新型城市(区)的形态存在,高新区更需要向局域创新经济体的特征和形态全面转型,以创新经济体的姿态融入中国的新型城市化过程并承载起支撑城市发展的使命。

 

  本质上,创新经济体是创新经济生态成熟和发达的表现。创新经济生态大致可按创新创业、产业、市场、社会和城区5个基本方面划分构成要素,政府的作用就是营造条件和出台政策,促进这5个构成要素的发展以及相互间的互动发展。这样,5个基本构成要素+政策要素就构成了一般意义上园区创新经济生态构成的要素模型。

 

  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园区发展的动力源,只有源源不断地创新创业才能支撑园区创新经济生态的不断发展演化,创新创业的活跃也是园区创新经济生态繁荣的标志。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创新经济生态的重要依托。产业不断向高端目标发展并形成持续的拉动力,是园区经济生态日趋强盛的标志。

 

  市场发展。市场关系到“生态”的吸纳和扩展能力。新时代国家高新区的内容和边界充分扩展,园区生态的发育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知识、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市场状况直接关乎园区兴衰。特别是知识市场,通过知识交易市场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交易、人才的交流交易以及凝结资本的知识权力交易是新时代高新区市场建设的重要方面,高新区需要营造知识市场,促进知识、技术、人才、新知识群体和新消费人口的聚集,增强高新区响应变化、创造变化和引领变化的能力。

 

  社会发展。在新时代,高新区建设已深度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发展转变也带来了创新的社会化,使得园区社会成员的知识层级、社会群体的精神气质、社会的知识交流网络和创新的人脉关系等都对形成根植性的创新生态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知识和技术的新旧更替加快,园区的生态活力和对变革的响应能力需要园区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层级。就高新区面临的新旧范式交替状况而言,当前阶段尤其要在园区加快新知识人口的聚集,补充新鲜血液,为园区注入应对新变革的能力和活力。

 

  城区环境支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营造园区创新生态的竞争优势必须打造好自身的城市化环境,这直接影响外部对园区创新经济生态的感官印象和体验,对人才会集和创新资源聚集影响显著。

 

  通过对以上要素的培育,发展创新经济生态,推动国家高新区实现向创新经济体顺利转型。

 

  新的建设任务

 

  着眼于创新经济生态的内涵建设和创新经济体的发展目标,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建设面临新任务和新议题。

 

  创新创业的平台化组织助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近年来以新型研发机构和众创空间为代表,各国家高新区都发展出了多种创新创业的平台化组织(双创平台)。这种创新创业的平台化组织是新生事物,也是科技组织和创新模式响应新技术经济范式的表现,其组织方式展示出了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重要的演进方向,具有推进新时代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就国家创新体系而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创新创业的现实场景,平台化和网络化的组织构造是发展趋势。近年来,围绕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都开始向这样的建设方向积极探索,如基础研究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应用研究领域的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高新区的新型双创平台建设,既是对这种新组织模式变革的引领,也把国家创新体系延伸到现实经济活动场景下的地方“末梢”神经。新时代高新区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双创平台,推动双创平台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观察,现阶段双创平台建设重要的是要强调“四位一体”的平台组织功能。即:开放吸纳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空间场景;为科技研发和创新过程搭建的资源链接及条件配置;可以实现高端赋能的集成服务;满足创新创业者开启新事业的资金支持或创新投资。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四位一体”的双创平台建设提供了多样化的实现形式,而高质量的双创平台建设也是新时代高新区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前30年国家高新区建设助推中国形成了全球最大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快速跟上了世界工业的发展步伐。当前,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全面展开,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谋求规模和体系优势,不是仅局限于提升产品的质量、规模和品质,而是要在数字化和智能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新产业和升级现有产业的生产方式,形成新的全球竞争力。这其中,要把握好新动能、新兴产业和新生产方式三个方面。

 

  新动能。新时代新动能的主要来源是新技术,最核心的就是那些已经显现并正在带来产业变革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比如新的IT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存储等技术。

 

  新兴产业。从当前的发展看到,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普遍可以拓展出四种新的产业范围,即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硬件是新的基于物理科学的硬科技产品;软件主要是新的基于数学的数字技术产品;内容主要是新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数字化或数据表现;服务主要是基于这些新技术衍生的关联应用和服务。其中,硬件和软件是最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其可以作为中间品和基础设施被使用。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也是国家能否在新的全球经济格局演变中制胜未来的关键,这是新时代国家高新区推动产业发展的一大要务。

 

  新生产方式。新生产方式问题也是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新技术革命正带来产业生产方式的全新转变。当前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能否快速建立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就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现状而言,占园区经济主体地位的制造企业距这样的转型尚差距较远。在向智能生产转变的大趋势下,当前高新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优先着眼点是推动生产和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为后续能实质性地开展“互联网+”和“工业4.0”奠定基础。

 

   营造领先市场与发展知识交易

 

  新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条件为经贸往来和市场交易提供了多种途径和多元化的实现方式,新时代高新区建设应把营造新时代场景下的领先市场作为打造创新经济体的重点任务之一。营造领先市场高新区首先是要发展依托互联网的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促进商品、要素、产权和资本的市场交易,包括:结合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发展本地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仓储、物流和服务;发展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商贸市场,这些流通产业会增进地方的经济活力;通过举办论坛、赛事和展会等,促进思想、观念和新发展动态的沟通交流,提升本地区响应变革的能力。

 

  在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知识、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市场在全球经贸关系中的地位日趋上升,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尤其需要促进知识经济发育的市场环境,重视发展新时代场景下的知识交易市场。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要素交易有望成为新经济市场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品类,而新兴的众筹、众包、各类双创平台和天使投资平台等又为这样的市场交易提供了多样化的实现形式。这就需要高新区加大创新探索和先行先试的力度,积极开展相关的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发展新型教育,构建活力社区

 

  伴随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培养能够解决问题的人”为导向的新型体验式教育广泛兴起。由于这样的教育培训日益契合新时代快速、持续更新知识的需求,引发了全球性传统教育机构、社会力量和产业组织的广泛参与。我国高新区内也有许多这样的教育机构出现。

 

  我国国家高新区要大力发展这样的培训机构和教育形式,原因在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培养伴随人的终生,要胜任工作就必须做持续终生的知识补充;当持续递进的知识补充成为职业生涯的必须,新形式下的培训教育必将成为未来需求增长最快和最大的经济或产业门类,作为一种新的产业门类和新经济业态,它的发展壮大会极大促进园区经济发展;新型体验式培训教育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体验式培训教育实际上也就是为创业就业提供体验和准备。这就使新型体验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与创新创业平台等的发展在目标属性和功能属性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高新区大力发展新型教育培训可以造就持续性地吸纳新生知识群体的土壤环境,这些知识群体的流动性和本地化存留可以改善原住民的人口结构和知识层级,为园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更深远的意义上,高新区发展“体验式”新型培训教育也是在为我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先行探索和试验示范。

 

  加快智能园区建设,推动新型城市化

 

  历经30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高新区的形态、范围、规模、内涵和数量构成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各地国家高新区地域管辖范围普遍扩大,占有城市的地域空间举足轻重;高新区的建设内涵在不断增进,从过去仅仅作为一个工业园的内涵建设,到现在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紧密融合的城市部分;国家高新区群体数量增多,几乎已经涉及近半数地级以上城市。

 

  从未来发展着眼,新时代高新区要把打造“智能园区”和推动新型城市建设融为一体,主要涉及自然生态、人工环境和公共服务三大方面。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生态需要检测、监控、补给和优化等目标下的IT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手段的运用;人工环境的打造需要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物理的或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开展需要信息网络链接和精准、便捷、高效的大数据信息。

 

  (作者:王胜光,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