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glish
内页banner

山东新能源发电比重在提升

发布时间:2020-07-21

字体:
【打印本页】

来源:

今年前两个月,山东省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量为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5.5%,比重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发电量为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0%,风能发电呈现规模化发展特征,成为山东发展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太阳能发电为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5%,成为山东省发展最快的新能源。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山东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电力生产结构优化明显,新能源发电比重进一步提升。

  实施七大工程,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数据显示,山东省火电占比7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但同时,山东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测算,全省风能资源可开发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是Ⅲ类太阳能资源区,生物质资源可供能源化利用量折合标准煤约4500万吨……

  为了解决电力供应结构不合理问题,山东关停淘汰落后煤电,鼓励气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并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引导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项目加速布局。

  山东润丰集团一项弱光发电技术取得突破,使得发电效率可提升30%,同时对土地、支架、电缆的需求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规划实施了绿色电力供应工程、绿色热力保障工程、绿色燃料补充工程、区域能源转型示范工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新能源微电网应用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工程等七大工程。

   山东不断扩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应用范围和规模,积极提高电网接入和消纳能力,优化电力工业结构。按照《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绿色电力将新增装机容量1900万千瓦左右。

  中国华电集团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史生福说:“我们现在的清洁能源占比只有5%,目前正在降煤电比例,到2030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要达到1200万千瓦,占整个装机35%以上。”

  在用户侧,山东充分发挥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优势,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原则,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等各类分布式能源设施,接入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和终端用能系统。

  同时,以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利用为抓手,山东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清洁供暖和工业供热,逐步实现供热资源和形式的多元化、灵活性,加快供热领域各类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梯级利用的综合热能供应体系。

  为了推广应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山东在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大型商务区和学校、医院、交通枢纽中心等重点区域,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技术先进、创新机制”的原则,推进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分布式电源多元互补的新能源微电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新能源发电稳步增长,环境、社会效益显著

  潍坊市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电网新能源日发电量突破去年的2831.79万千瓦时,达到3162.8万千瓦时,新能源日发电量占当日省调调度用电量23.35%。其中,风电日发电量突破去年的2500万千瓦时,达到2738.94万千瓦时,风电日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记者在《发展规划》中看到,实现2020年发展目标时,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相当于4173万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6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31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20万吨,年节约用水约2.1亿立方米。

  实现2030年发展目标时,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相当于10870万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5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9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81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50万吨,年节约用水约5.6亿立方米。

  山东省统计局总统计师、能源处处长李坤道告诉记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涉及领域广,推广应用可有力带动装备制造、科技研发、配套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大幅增加新增就业岗位,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预计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从业人数可达50~60万人;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从业人数超过100万人。

  李坤道表示:“借助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我们在新能源的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方面,要加快出台一些突破性的政策,做大做强山东省的新能源产业,从长期来看,这是改善山东省能源消费结构的根本之举、关键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