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glish
内页banner

东方站起“风电巨人”

发布时间:2020-07-17

字体: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政府网

   “像风一样快。”这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我国风电成就的赞誉。“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延续“十一五”快跑态势,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第三个迈入我国“1亿千瓦俱乐部”的发电类型。2016年上半年,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高达1.37亿千瓦。

   从东南的蔚蓝海洋到西北的戈壁荒滩,从西南的崇山峻岭到东北的林海雪原,凡是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总装机上万千瓦的风电场已经比比皆是,上百万千瓦的大型风电基地接连落成,单机容量5兆瓦的大型风机也得到商业应用。

   随着一台台风机在神州大地拔地而起,作为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增量最大的能源类别,中国风电装机已经稳稳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全球风力发电能力2015年达到43242万千瓦,较2014年增长17%。目前各国风力发电能力前五位的是:中国(14510万千瓦)、美国(7447万千瓦)、德国(4495万千瓦)、印度(2509万千瓦)、西班牙(2303万千瓦)。

   事实上,我国早在2010年底,风电累计装机便达到4182.7万千瓦,继2009年超过德国后,再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国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297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9亿千瓦,这一数值也占到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而在2005年,中国风电装机还仅占全球的2.0%。

   “去年新的风能装机容量一半都在中国。从2005年开始,中国风电经历了无与伦比的发展,改变了全球格局,中国现在不仅是可再生能源的领袖,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领袖。”对于中国风电的成就,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席Morten Dyrholm如此称赞说。

   在巨大的市场推动下,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从最初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到现在已经整体上掌握了风电机组设计和制造技术,并拥有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上下游产业链得到繁荣发展。

   就在2015年,我国风电领军企业金风科技一举超越丹麦风力发电机制造商维斯塔斯称霸全球。根据彭博财经公布的数据,2015年,金风科技以78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容量位居2015全球陆上新增机组排行榜第一位,进入排行榜前十的中国风电制造商还有国电联合动力(排名第七)、明阳风电与远景能源(并列第八),以及重庆海装(排名第十)。这意味着,全球前十名风电制造企业中,中国已经占据一半。

   企业排名上升,反映的是国内风电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结束了长期以来欧美公司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未经审计的三季度业绩,金风科技在手订单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440万千瓦。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在“一带一路”建设春风的劲吹下,我国风电设备公司积极走出国门,抢占海外市场。远景能源在德国汉堡成立专门负责海外项目执行的海外工程中心,且团队全部由欧洲最有经验的行业专家组成。明阳风电也在海外陆续建成了欧洲丹麦研发中心、美国北卡研发中心。产品销售至保加利亚、印度、罗马尼亚、南非等全球各地,构建了东欧、南非、印度、东南亚、北美、澳大利亚等国际化销售及服务体系。

   “虽然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在全国电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比较低。”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对记者直言,2015年,我国风电上网电量仅占总量的3.3%,而整个欧洲已超过11%,德国达到了13%,丹麦更是超过了40%,相比之下,我国风电发展距欧洲等风电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行业亟待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目前,我国风电正处于由替代能源向主体能源过渡的关键节点。2015年,我国弃风限电问题反弹,风电并网消纳问题日益突出。在落实“降成本”等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陆上风电价格两次下调,使风电行业更是面临很大压力,亟需进一步推动行业布局优化、技术升级与成本下降,尽快成为我国主力电源。

   在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看来,中国风电市场下一步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上山下海”。事实上,我国风电企业已逐步将开发重点转向经济发达、送出条件好、消纳能力强、电价水平高的中东部地区。同时,年平均风速低于6.5米每秒的低风速风电市场和海上风电市场也成为开发重点。随着风机制造技术升级,机组大型化、智能化也将成为必然趋势。(记者 王轶辰)